2020年7月7日上午9:00,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全体教师在行政楼323会议室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学习研讨,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校党办发【2020】57号)《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校党办发【2020】56号),学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件精神,并做专题交流研讨。

会上首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副院长程守艳带领全体老师学习《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并对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就文件中教师的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结果等进行逐一解释,并且提醒老师们哪些属于“师德师风”一定要注意的方面,特别强调了学生及其家长宴请老师吃饭也属于违反“师德师风”的范畴。 随后,全体老师又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及《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三个重要“讲话精神”,并在QQ群中展开了积极热烈地讨论。老师们纷纷就“讲话精神”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的老师表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这个重任,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还有老师认为,道德教育的初衷就是以德育人,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要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之精华,积极实施各项高效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此次“师德师风”的深入学习,让所有教师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师德”,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伟大称号的。良好的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畏心。教师不仅仅是精神礼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