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奠定国家善治的基石;青年,铸就中华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客观上说,法治也并不体现人们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为了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5月11日19:00-21:00,在学校知行楼709教室,基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用法治开启中国梦”如期完成。此次讲座由基础部主任陈国敏教授主讲,商业与贸易学院16级法律事务的全体学生以及基础部的曹俊峰、郑传春、黄光彬老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从习近平今年5月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寄语广大学生“法治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开始,通过互动“大家怎么看我国法治的缺失?”引发同学们对我国法治现状的思考和对讲座内容的关注。讲座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什么是法?什么是法治?法治为什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
陈教授在讲座中以热播电视剧《人们的名义》为线索,与学生共同探讨剧中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告诉同学们法治建设任重道远;从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做好事也违法?老人摔倒扶不扶等具体事例中阐述法治的形式标志与实质标志,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法治的涵义;陈教授引导同学们探究了“法治”与“法制”、“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人治”与“法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对法治为什么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实现载体、保障机制论证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敬畏法治,信仰法治,知法、守法、护法。

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陈教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述与作为未来的法律人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希望学生以服从法律为美德,塑造自己的理性人格,培育自己的守法品格和精神,培育自己心中善的种子,使人性之善发扬光大;陈教授希望学生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用法以立身,学法以明道;情感上认同法律,理性上尊重法律,信念上信仰法律,行为上守护法律。
同学们在讲座设计的互动环节中踊跃发言,在师生良好的交流氛围中,同学们对法治是一种依法治国的观念、是全体公民的内心准则、是靠民众的思想意识来实现自律、是治国的目标有了深切的认同。同学们表示将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深刻领悟法治、积极践行法治、大力弘扬法治,在“用法治开启中国梦”中大展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