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2017年5月18日晚上19:00——20:30,基础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凝聚爱国情·同筑中国梦”在知行楼709教室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由基础部朱茜副教授主讲,经济管理学院16级工商管理的全体学生以及基础部的黄丹老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首先从爱国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的发展脉络讲起,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一直到进入新世纪,爱国都在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中居首位。今天把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对其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心价值的一个肯定。接着,朱老师从“萨德入韩”和刚刚在北京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说起,介绍了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种道德境界、一种法律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爱国是具体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接着,朱老师从网络文章“生在中国究竟有多幸运?”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要爱国,通过一系列对比,让学生感悟祖国给我们创造了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国才有家,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爱国符合个人发展和完善的追求,爱国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渠道,爱国是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必然。
最后,朱老师指出,大学生要了解国情,多读中国历史、地理,了解中国文化;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度,要有国家安全意识,要有健康的民族心态和科学理性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整场讲座中,朱老师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对“爱国”进行了解读,充满人文情怀。同学们深受启发,表示要立足实际,将“爱国之心”化为“爱国之行”,做到“知”“行”合一,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