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环顾全球,见微知著,“中国式民主”焕发出蓬勃生机,植根人民,“中国式民主”的脚步笃定前行。基础部陈国敏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坛”——民主之畅想讲座,2017年3月16日晚19:00---20:40在学校笃行楼703教室如期举行。

讲座以3月15日中国两会落下帷幕为引子,从境外记者对中国两会的赞誉中,看到作为“中国式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两会不仅向世界打开了开放的窗口,也以精彩的故事展现着中国自信。陈老师接着以“黑夜站立”迷惘的法国人、美国“民主之春”、英国退欧、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修宪公投等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2016年全球政治的动荡。讲座对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西方的民主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进行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完善进行了解读;对“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内容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
陈老师在讲座中以史料、案例、图片、数据、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她对民主的“畅想”,从“大树底下的民主”到古希腊的“广场民主”,到西方“三权分立”的民主,再到“中国式民主”,古今中外的民主以不同的形态展示在同学们眼前,引发同学们对民主的好奇、探究。陈老师对“民为国主”、“以民为主”、“为民作主”的中国式民主的含义进行的分析。

讲座中,陈老师与同学们就“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实现”进行了交流。陈老师希望同学们从尊重与包容、责任与担当、自主与理性等方面培养自己的民主素养,在民主生活中体验民主点滴,养成民主知识与能力。陈老师希望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民主转化成生活方式,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要形成法制规则意识,要形成宽容的心态。

通过讲座,同学们知晓了中国式民主高效、有序并且集思广益的运作模式。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式民主不仅让中国人为之自豪,也让世界看到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国家治理思路,大家表示要以积极心态去参与、去感受、去努力、去完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民主建设,增强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